三八九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20 节 LEO 牌实操预习法(第1页)

()

无论是在高中理科重点班的高压应试年代,还是在后来的常青藤大学时代,我都沿用着同样的预习实操方法,可以总结为「预习前极速复习」「抽象+具象必混搭」和「动笔之后再听课」三个关键动作。

预习前极速复习:

读过上面两部分内容后,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这个方法的含义。每次预习前,我都会通过完成前一课的家庭作业、快速回顾前一课的课文/讲义等材料来巩固对「最近的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快速翻书温习」这个步骤通常会占我预习总用时的四分之一(比如计划预习20分钟,那么我就先抽出5分钟左右来回看前一课时的核心内容)。

抽象+具象必混搭:

这个方法该如何理解呢?很简单:在学理科时,我们一定会遇到大量的公式定理,它们由不同字母和数字组成,同学们第一次看到时会觉得陌生抽象,甚至感到「脑壳蒙蒙的」。我在预习理科内容时为了防止被这些抽象公式搞晕,一定会把它们放进相对应的具体例题中,将抽象公式和具象习题混搭起来去阅读、完成初步理解,难度就会降低许多。

再拿英语学科来举例:我认为在英语里很难啃的骨头是语法,如果在预习时只读了「这时态那用法」的抽象解释,估计很多同学都会觉得云里雾里。但如果将某种抽象的语法时态和具象的例句、文段配合起来读,在有上下文的语境中「初识」这个新语法点,就会容易不少。

动笔之后再听课:

本书的读者朋友们一定会发现,我是一个热衷于边学习边动笔的人——精读时动笔做笔记、做书摘、写书评,「抱老师大腿」时带好一支笔、一个本子,实时记录、总结。在预习时也不例外。每次预习前,我都会备好两种颜色的笔,一支黑色,一支红色。具体的操作方法很简单:用黑笔在预习时自己已经能基本弄明白的知识点旁打一个钩,或者做一行简单批注,旨在提示自己:嗯,这部分问题不大,我差不多搞懂了。上课时只需要跟着老师的讲解再顺一遍,就稳稳的了。

而红笔的作用更大,我用它来标注预习后仍存在疑惑,或者压根儿没弄懂的知识点。换句话说,这支红笔是用来帮我拎出所有「硬骨头」的。所谓「存在疑惑」的知识点,是指任何我还能提出疑问、在看具象习题时无法凭一己之力彻底读懂的新课内容。如果自己对一个知识点还有哪怕毫厘的不确定、不熟悉,我就会用红笔把它标出来。高二文理分科后,我每次预习后平均会留下30%的黑色标注和70%的红色标注。大家应该可以从这个比例看出,我对知识点的过滤是非常严格的。

另外我想提醒的是,预习时要杜绝想当然,不要轻易地觉得「读了一遍大概懂了」便意味着掌握了一个新知识点,其实不然。读懂了,并不代表你会运用了,做作业时可能仍会卡壳。所以,最稳妥的做法便是尽可能用红笔标出理解难点,在上课时着重听讲,力求彻底学会。

在耶鲁攻读经济学本科时,我还会为难度相对最高的课程备好一个专门的「预习问题本」,在课前预习时将最棘手的问题(那些自己读过后仍感一头雾水的内容)记录在这个问题本上,然后带着热腾腾的问题清单去上课。如果教授在课堂上没有给出令我完全听懂和满意的答案,我一定会在课后继续追问——关于在课堂外应该怎样请教老师、清零知识难点,大家可以参考第8课(72页)。

在哈佛商学院攻读MBA,每天的课前阅读量都较重,有时甚至还会超过200页正反面A4纸。除去上课、写作业、日常作息和活动社交外,留给预习和课前阅读的时间经常捉襟见肘。所以在哈佛,我还和两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了长期的课前预习小分队,并将其命名为「LEO学习小组」(TheLEOStudyGroup)——因为三位成员的英文名首字母分别是L(Leo,我自己)、E(Edward)和O(Oscar)。在课前阅读量很大(比如总数超过150页),而小组任何一位成员又因为求职、学生活动等事项忙碌不堪的上课日,我们会提前对需要预习和阅读的材料进行分工,大家分头完成自己负责的章节,并根据定好的统一格式提炼预习难点问题、整理预习笔记,在上课前一天的晚上和小组成员分享。

有同学可能会问:你们这样做真的可以吗?老师会不会反对?

当然不会。实际上,许多哈佛教授都鼓励学生自由组成学习/预习小组,互帮互助、共同攻克课业任务。哈佛商学院的教务处甚至要求每位MBA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加入一个固定的学习小组,在课前一起学习、研讨。

备案号:YXX1L2vpX2kTJKZJ4oUkXm2

()

无论是在高中理科重点班的高压应试年代,还是在后来的常青藤大学时代,我都沿用着同样的预习实操方法,可以总结为「预习前极速复习」「抽象+具象必混搭」和「动笔之后再听课」三个关键动作。

预习前极速复习:

读过上面两部分内容后,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这个方法的含义。每次预习前,我都会通过完成前一课的家庭作业、快速回顾前一课的课文/讲义等材料来巩固对「最近的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快速翻书温习」这个步骤通常会占我预习总用时的四分之一(比如计划预习20分钟,那么我就先抽出5分钟左右来回看前一课时的核心内容)。

抽象+具象必混搭:

这个方法该如何理解呢?很简单:在学理科时,我们一定会遇到大量的公式定理,它们由不同字母和数字组成,同学们第一次看到时会觉得陌生抽象,甚至感到「脑壳蒙蒙的」。我在预习理科内容时为了防止被这些抽象公式搞晕,一定会把它们放进相对应的具体例题中,将抽象公式和具象习题混搭起来去阅读、完成初步理解,难度就会降低许多。

再拿英语学科来举例:我认为在英语里很难啃的骨头是语法,如果在预习时只读了「这时态那用法」的抽象解释,估计很多同学都会觉得云里雾里。但如果将某种抽象的语法时态和具象的例句、文段配合起来读,在有上下文的语境中「初识」这个新语法点,就会容易不少。

动笔之后再听课:

本书的读者朋友们一定会发现,我是一个热衷于边学习边动笔的人——精读时动笔做笔记、做书摘、写书评,「抱老师大腿」时带好一支笔、一个本子,实时记录、总结。在预习时也不例外。每次预习前,我都会备好两种颜色的笔,一支黑色,一支红色。具体的操作方法很简单:用黑笔在预习时自己已经能基本弄明白的知识点旁打一个钩,或者做一行简单批注,旨在提示自己:嗯,这部分问题不大,我差不多搞懂了。上课时只需要跟着老师的讲解再顺一遍,就稳稳的了。

而红笔的作用更大,我用它来标注预习后仍存在疑惑,或者压根儿没弄懂的知识点。换句话说,这支红笔是用来帮我拎出所有「硬骨头」的。所谓「存在疑惑」的知识点,是指任何我还能提出疑问、在看具象习题时无法凭一己之力彻底读懂的新课内容。如果自己对一个知识点还有哪怕毫厘的不确定、不熟悉,我就会用红笔把它标出来。高二文理分科后,我每次预习后平均会留下30%的黑色标注和70%的红色标注。大家应该可以从这个比例看出,我对知识点的过滤是非常严格的。

另外我想提醒的是,预习时要杜绝想当然,不要轻易地觉得「读了一遍大概懂了」便意味着掌握了一个新知识点,其实不然。读懂了,并不代表你会运用了,做作业时可能仍会卡壳。所以,最稳妥的做法便是尽可能用红笔标出理解难点,在上课时着重听讲,力求彻底学会。

在耶鲁攻读经济学本科时,我还会为难度相对最高的课程备好一个专门的「预习问题本」,在课前预习时将最棘手的问题(那些自己读过后仍感一头雾水的内容)记录在这个问题本上,然后带着热腾腾的问题清单去上课。如果教授在课堂上没有给出令我完全听懂和满意的答案,我一定会在课后继续追问——关于在课堂外应该怎样请教老师、清零知识难点,大家可以参考第8课(72页)。

在哈佛商学院攻读MBA,每天的课前阅读量都较重,有时甚至还会超过200页正反面A4纸。除去上课、写作业、日常作息和活动社交外,留给预习和课前阅读的时间经常捉襟见肘。所以在哈佛,我还和两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了长期的课前预习小分队,并将其命名为「LEO学习小组」(TheLEOStudyGroup)——因为三位成员的英文名首字母分别是L(Leo,我自己)、E(Edward)和O(Oscar)。在课前阅读量很大(比如总数超过150页),而小组任何一位成员又因为求职、学生活动等事项忙碌不堪的上课日,我们会提前对需要预习和阅读的材料进行分工,大家分头完成自己负责的章节,并根据定好的统一格式提炼预习难点问题、整理预习笔记,在上课前一天的晚上和小组成员分享。

有同学可能会问:你们这样做真的可以吗?老师会不会反对?

当然不会。实际上,许多哈佛教授都鼓励学生自由组成学习/预习小组,互帮互助、共同攻克课业任务。哈佛商学院的教务处甚至要求每位MBA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加入一个固定的学习小组,在课前一起学习、研讨。

备案号:YXX1L2vpX2kTJKZJ4oUkXm2

热门小说推荐
老胡同

老胡同

民国二十五年的北平,即将迎来烽烟四起的大变,繁华背后,胡同藏奸,楚牧峰,一个小刑警,却有大抱负!聊聊民国那些事儿的圈子,喜欢的朋友可以加314697613...

入幕之臣

入幕之臣

  长公主冯乐真直到入狱,才知道害她的人,是自己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傅知弦    她离世那日,皇帝重为傅知弦赐婚  新妇贤良淑德,比她好上千百倍,整个京城都在庆贺傅大人脱离苦海  唯有昔日随手救下的小奴...

声声如梦

声声如梦

新书她藏起孕肚诈死,影帝跪在墓前哭成狗欢迎老读者前往支持。叶声声爱叶彻的时候,遍地鳞伤,一无所有。后来她心灰意冷的走了,就像是在这人世间蒸发了一样,杳无音讯。而叶彻,却又像发了疯似的满世界去寻她。...

九龙吞天诀

九龙吞天诀

少年罗凡遭受背叛受尽欺辱。得造化逆天骄。屠邪妖灭神魔。修远古神脉凝九龙祖珠。快意恩仇淡生死执剑破空惊九州!...

魔尊杀我前失忆啦

魔尊杀我前失忆啦

沈黎面前是一个心智宛如幼儿叫她娘亲的魔尊,而前一刻他正要杀她。又怂又苟的她当即决定认下这个好大儿。这儿子黏人又护短,单纯又杀人不眨眼,心智一路上涨,对她的称呼也一变再变。三岁的魔尊欺负娘亲的都得死。五岁的魔尊黎姨不要抛下我。十四岁的魔尊姐姐,我不好看吗,为什么要看别人?十七岁的魔尊阿黎,永远不要离开我。没人可以活着背叛我。沈黎笑死,你记起一切就会干掉我,不跑是傻子魔尊戮天是修真界唯一的洞虚巅峰修士,他神秘莫测,狠戾嗜杀,睚眦必报,他是魔修们敬畏的尊者,也是正道修士们忌惮的对象。他身世成谜,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这一生颠沛流离,尝尽世间苦,不曾收到一丝善意。他本不信天道存在,直到天道一次次要他死。他凭什么死得那么轻易?他要死也要拉天道眷顾的世界陪葬。然而那一天,他单手就能轻松捏死的小姑娘挡在他和天雷之间,替他辩驳,怒斥天道,而他还记得,她明明怂得要死,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吓跑,此时此刻竟敢直面天地之威。他悄悄探手过去牵住了她的衣袖,就像他失忆时做惯了的那样。替他说话,对他好,就是他的人了,永远别想逃走。...

重生二零零八年之我不平凡的一生

重生二零零八年之我不平凡的一生

魏西带着妻女去花果园看跨年夜,结果失望而归,第二天醒来,魏西发现自己坐在高三时的教室里,前排的前女友正转过头来,睁着大眼睛看着自己,你醒啦?魏西,魏西瞬间呼吸不畅,有了窒息的感觉,跑到隔壁班,没有发现那个人的身影,正焦躁不安之时,魏西?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响起来,魏西转过身,就看见现在还是有些胖的小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