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父母和老人都希望孩子能主动分享,做一个大方、有家教的孩子。
小区院子里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的时候,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就出现了:
「小花,快把你的玩具给小弟弟玩一会儿!」
「小虎,把你的饼干分给小姐姐吃一块!」
不论是父母还是老人,总是在教孩子主动分享,甚至在孩子不情愿时,强行从孩子手中夺过玩具递给其他小朋友,再把孩子带走教育或者用别的东西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我带小萌出门玩时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甚至有奶奶直接把小姐姐的球递给小萌,以至于小姐姐开始哇哇大哭。然而奶奶却在一旁这样开导:「你是大姐姐,要学会分享。不要那么吝啬,弟弟就玩一会儿!」
当然,也有其他小朋友的家长走过来找小萌要玩具:「小哥哥,把你的球给妹妹玩一会儿好吗?」
什么是分享,我们又如何通过亲子沟通鼓励孩子分享呢?
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人共享。对幼儿来说,分享行为是他们由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以关爱同伴获取快乐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情感行为。
儿童的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历来是发展心理学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早在19世纪50年代,尤格儒奥(Ugrual)和珊妮(Semni)就研究了4岁~16岁儿童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情况,他们发现:219名被试在与对方分享5~15颗坚果时,吝啬倾向在4岁~6岁时会达到高峰,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而慷慨倾向在5岁~6岁时出现快速增长,并逐年增加至7岁~8岁;公平分享在8岁以后则会占据主导地位。
要教孩子学会真正的分享,需要具备几个前提:
前提一:社交和情感发展到一定阶段。
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往,需要孩子的社交和情感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社交和情感发展方面,18个月的孩子还在害怕陌生人,并且在新的环境中会粘在照顾人身边。到2岁时,他们开始会对其他小朋友感兴趣,并且开始在游戏中学会和小朋友一起玩,尽管更多时候只是和小朋友同处一个空间,自己玩自己的。直到3岁时他们才会真正开始主动对小朋友表达喜爱,并且理解初步的物权的概念,即有的东西是我的,有的东西是他的或者她的。
前提二:克服自我中心的想法。
孩子要到3岁以后,才能意识到世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这时他们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交行为发生,这时孩子开始会主动接触其他小朋友,并且开始考虑他们的感受,以便使游戏进行得更加顺利。
前提三:理解别人的感受。
通常情况下,孩子要到4岁左右才会发展出心理机制,并意识到自己所见所想,和别人的所见所想并不一样。只有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之间的想法、立场是存在差异的——我们才能真正开始教他们理解别人的感受,也即换位思考。
如果违背了这一发展规律,就是给自己找气受:「怎么教了半天孩子还是不会?是孩子不行,还是我不行?」
我们希望孩子学会分享,不仅仅是害怕背负吝啬的恶名,更是希望孩子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付出,以便将来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那么,现在孩子4岁了,已经基本具备学会分享的三个前提了,是不是就能主动分享呢?——当然不是!
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移情在孩子品德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有数项研究都表明,移情训练能让孩子换位思考,并甘愿付出行动,去消解别人的负面情绪或状况。
1998年,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和武汉大学幼儿园联合进行了一项实验,随机抽取3、4、5岁的幼儿各40名,分为移情实验组和对比组开展研究。
对这些幼儿分别进行了讨论分享事件、体验分享情感和交换体验三类训练,每周三次,共三周。并对孩子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年纪越小的孩子,越不愿意分享,即使是5岁的大班孩子,在未经训练的情况下也只有10%愿意分享食物,15%愿意分享玩具,15%愿意分享奖品。
经过移情训练后,愿意分享食物、玩具和奖品的5岁孩子比例提高至20%、35%和25%,几乎都翻倍了。同时,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分享行为影响也非常大。
也有研究发现,接受混龄教育的孩子,由于能接触到大孩子的分享行为,因此更容易培养分享意识。由此说来,拥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也许更容易学会分享,而独生子女则更容易具有独占心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孩子分享观念之前,应该让孩子对自己的所有物建立起安全感,了解到不管谁触碰或使用过后,这些东西仍然是属于自己的。在体会到自己的所有权之后,才能了解别人的所有权,这有利于培养起正确的物权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教孩子分享不会消失的玩具,比从一开始就教孩子分享食物更好。有的成人为了让孩子学会分享,就强行抢走孩子的东西,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很没有安全感,以后看到别的孩子接近时会下意识地认为:「妈妈又要抢走我的玩具给别人了」,当然会越来越吝啬和护食。
有的分享,其实是伪分享。分享是孩子自发的行为,并能从中感受到满足和愉悦。但是,现实中,家长教给孩子的分享,实际上很多时候只是伪分享。例如:
「把饼干给别人,不要那么小气」的说法,实际上是让孩子以付出食物,换来大方的名声。大人以为只要孩子表现得吝啬,别人就会指责他们家教不好。
「把球给弟弟,来和爷爷一起玩小车」的说法,实际上只是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给奶奶一块糖,妈妈再重新给你一块糖」的说法,实际上只是会让孩子学会交换和谈条件,而不能促进孩子自发地产生分享行为。
「弟弟都把小汽车给你玩了,你也把布娃娃给弟弟吧」的说法,实际上是让孩子学会交换,而并非真正的分享。
当我家小萌被别人要求分享时,我通常会这样和小萌沟通:带两个玩具,当小萌乐意分享其中一个时,带着他玩另一个;当小萌不乐意分享时,问问对方是否可以接受要另外一个玩具;当两个玩具小萌都不乐意分享时,让小萌给其他小朋友示范如何玩,接下来征求小萌的许可,让其他孩子也试一试,之后再拿回来,继续让小萌玩——以此形成两人共同玩玩具的局面。
而当两个玩具小萌都不乐意分享,并且不愿意给其他小朋友示范如何玩时,让小朋友先行示范如何玩,再换过来给小萌玩。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告诉小萌「你看,小哥哥小姐姐这么开心,都是因为你示范得很好呢!」
亲子沟通时,父母需要遵循孩子的发展阶段,尊重并肯定孩子自身的想法和决定,才能更好地加以引导。
备案号:YXX1MKrgpZkc3pL3ZOHAZdK
在坟头住了十一载的少女段怡,突然成了王孙公子争相求娶的香饽饽公子愿意江山为聘!段怡江山很好,我要了。你?赠品不要。崔子更冷眼旁观,决定张开虎嘴,...
穿越之后,就不想活了。真不是她矫情,没法活了。穿来清朝也就罢了,还在四爷后院。为毛是个侍妾?!这怎么混?起点太低,出身太差,筹码太少,大BOSS血太厚,小BOSS个个...
关于边笑边探案探案在轻松幽默的环境中进行,情节紧凑,绝不拖沓,伏线千里,反转不断,绝不浪费一笔一墨,人物形象鲜明,个性化强。每卷都是独立的案件,读起来不累。番番虽是主角,但是每卷里都有合作伙伴一起探案,各不相同,分别是老公王主任午南罗罗穆林老师小荷,每个人都优点爆棚,同时兼有点儿小缺点,但是瑕不掩瑜,使人物看起来更真实,就像我们的身边人。特别推荐,因为个人觉得穆林老师人物形象更有魅力。每个案件都很贴近现实,反应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和生而为人的无奈。每个和番番合作的人,都是我们生活中必须要遇到的人老公战友兄弟类情人闺蜜,看看他们是怎样相爱相杀联手破案的吧。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如果能留评几句,提出改进建议,那就更加感谢了。...
日更悬疑惊悚解密微克已完结逃离疯人院真人剧本杀天选预言家国王的剧本杀游戏查无此人,点击作者专栏可见接档文这是一封求救信(刑侦)白色巨塔无限求预收本文...
舔狗十年看到女神上了别人小车的那一刻信念崩溃。但是自律的舔狗有多可怕?清醒之后30岁赚到第一个百万35岁自己的公司员工突破500人40岁第一家公司上市50岁第二家公司在美利坚上市个人私产破百亿美刀被评为十大杰出青年最豪王老五。偏偏在这个时候重生回到18岁。那年高考马上要开始那年刚刚表白被拒绝那年人均收入500元老子再也不做舔狗了女人只会影响老子赚钱的速度!都重生了谁...
祖母口口声声最宠她,在她被诬陷之时却毫不犹豫逼她去死,父亲狼心狗肺,对母亲恩将仇报,痛下毒手。一场私通外男的阴谋,让死而复生的沈凌欣看清所谓亲人的真实面目。精通毒术的她惩奸人救母亲,就连高高在上却德不配位的太子殿下,她也敢将其拉下高台,让其跌落尘埃,给无辜惨死的外祖一家英魂赔罪!只不知何时,身后多了位煞星降世的侯爷。侯爷可知我心狠手辣,浑身是毒,就不怕不明不白丢了性命?沈凌欣浅笑嫣然,手指微动间毒雾弥漫。夫人有毒,本侯又不是第一天得知,何惧之有?毒药夫人尽管用,若是不够,本侯再添就是。满室馨香,宸阳侯眸色渐深,至于丢了性命夫人是想换夫君不成?这一生下一世生生世世,夫人恐怕都难以达成此愿!...